别让“排便用力”伤了心!心肌缺血患者必看的便秘管理指南
很多心肌缺血患者术后或恢复期容易出现便秘,一方面是因为活动量减少、肠道蠕动变慢,另一方面可能受药物副作用影响(如部分降压药、止痛药可能导致便秘)。看似不起眼的便秘,却可能成为诱发心脏问题的“导火索”,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和管理。
预防便秘,首先要优化生活细节。比如每餐搭配一份绿叶蔬菜,每周吃 2-3 次粗粮(如玉米、紫薯),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能像 “肠道清道夫” 一样,帮助软化粪便。睡前 1 小时可喝一杯温蜂蜜水(血糖正常者适用),晨起空腹喝温水,都能刺激肠道蠕动,降低便秘概率。在关注这些生活细节、维护心脏健康时,一些值得关注的心脏健康相关选项,如稳心颗粒等。
其次要警惕 “误区”。有些患者觉得 “不排便就该用泻药”,却不知长期用刺激性泻药会让肠道依赖,反而加重便秘。正确的做法是先通过饮食和运动调整,若无效再咨询医生,选择适合心脏患者的缓泻剂(如聚乙二醇)。排便时若感觉费力,可深呼吸放松,避免憋气,必要时借助开塞露临时缓解。
另外,情绪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—— 焦虑、紧张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,加重便秘。患者可通过听轻音乐、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,保持心态平和。如果因便秘出现轻微心脏不适,除了及时处理便秘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稳心颗粒等。对心肌缺血患者而言,管好便秘,就是守住心脏安全的重要一环。